8日28日,《陕西日报》第7版以《妈妈,让我做您一生的拐杖 ——记中国好人、山阳县孝老爱亲优秀大学生唐伟丽》为题再次对我校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中国好人”唐伟丽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和良好反响。现将全文刊发如下:
2135步,是大学生唐伟丽从出租屋到学校门口,再从学校门口到出租屋的距离。与其他大学生不同,唐伟丽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照顾身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还要兼顾仍在上高中的弟弟。因为用柔弱的双肩担起了家庭的重压,唐伟丽2017年被评为山阳县第三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商洛好人”,于2018年7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家庭变故,千斤重担压柔肩
山阳县十里铺街办祁坪村,是一个偏远却不失秀丽的乡村,唐伟丽从小在这里长大。儿时,父母在县城打工,供养唐伟丽姐弟二人上学,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其乐融融。然而,2014年暑假,一场车祸夺走了一家人原有的幸福。唐伟丽父母在骑摩托车上班途中与一辆拉土车相撞,父亲因重伤离世,母亲则因大脑受伤半身瘫痪,从此生活无法自理。
“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一开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唐伟丽回忆说。父亲的后事、母亲的治疗、弟弟的日常照料……一夜之间,照顾全家的责任犹如千斤重担全部压在了一个从来没有经受过风雨的小女孩肩上。唐伟丽像个大人一样将每一件事安排妥当,而其中的艰难她不曾抱怨一句。
由于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弟弟年纪还小,在百般思虑之后,正在上高二的唐伟丽决定辍学外出打工。但这一想法遭到了亲友们的强烈反对,在亲友的扶持和劝说下,她决定边读书边照顾母亲。做饭、洗衣服、帮妈妈擦身子,成了唐伟丽每天紧张学习之外的必修课。当时年仅19岁的唐伟丽,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残破的家。
逆境奋起,相依为命求学路
很快,唐伟丽便迎来了紧张的高三生活。生活的重担并没有阻挡住唐伟丽求学的脚步,她每天要学习、要照顾母亲和弟弟,自己的生活费还没有着落,但母亲的药费、弟弟的生活费必须得保证。她别无选择,时间按秒计算、经济以分预算,她想尽一切办法找自己可以做的兼职,向亲戚朋友借钱,向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求救。
有一段时间,母亲不忍年幼的女儿受累,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唐伟丽坚定地对母亲说:“只有您在,我在这世界上才有家。”慢慢地,家庭生活有了一点转机,母亲的心态也逐步稳定下来。
2015年高考,唐伟丽考取了太平洋在线注册官网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喜忧参半,因为弟弟也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巨额”的学费无疑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把她和大学隔在两岸。
就在她踌躇不定时,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但新问题又出现了——弟弟要上高中,自己要去外地上学,独居的母亲怎么生活?
唐伟丽做了一个决定:要带着妈妈一起上学。但当她将想法告诉妈妈时,却遭到了强烈反对。妈妈担心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会拖垮她。“没人照顾您,我能安心读书吗?妈,就让我来做您的拐杖吧。”倔强的唐伟丽最终说服了妈妈,踏上了带着母亲求学之路。
大学期间,每天清晨6时,唐伟丽准时起床,做好早饭,帮妈妈穿衣、洗脸、梳头,然后急匆匆赶到教室上课。中午下课后,她匆忙赶回家做饭,下午2时再赶回学校上课。傍晚,她在菜市场买点菜,赶回家做晚饭,等妈妈休息后她再洗衣服、做家务、温习功课……
8月10日,傍晚的余晖轻柔地洒在唐伟丽和母亲身上,唐伟丽带着母亲在附近广场散步。“我担心妈妈想家,适应不了当地生活,就带着她散步,给妈妈讲学校的趣事,逗她开心。”唐伟丽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而琐碎的日常背后,是唐伟丽几年如一日的坚守。
醇厚至孝,风雨之后有彩虹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是每一双肩膀都扛得起责任,但伟丽这个坚强的女孩却经得起苦难,感动了我们所有人。”学校辅导员提起唐伟丽,言语中充满了敬佩。
在大学读书期间,辅导员、班主任等院系老师给了唐伟丽很大的帮助。除国家助学贷款外,老师们又帮助她申请了多项助学金,希望能够缓解唐伟丽经济方面的压力。此外,学校老师多次家访探望;班级同学也经常去她的出租屋,和她母亲说说话,帮她处理家务,这些让唐伟丽感受到了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为维持家里生活和帮助妈妈康复,唐伟丽从大一就开始勤工俭学,利用周末和假期做兼职。在课余时间,唐伟丽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
生活的历练让唐伟丽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和沉稳。之前有时候扶妈妈出门,遇到异样的目光,唐伟丽还有些难为情。但如今,知道她、理解她、支持她的人越来越多,赞誉声也越来越高,这些都给了唐伟丽莫大的鼓励。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唐伟丽冷静而自信,她说:“我要做好母亲的拐杖,决不让妈妈受任何委屈。等将来有了能力,我希望能够回报所有帮过我的好心人。”